生姜擦白癜风有效吗 http://pf.39.net/bdfyy/tslf/160826/4945585.html肝郁化火案
王某,男,35岁,已婚。年1月8日(戊戌年腊月初三、小寒节气)初诊。
主诉:失眠两年余。
现病史:2年前因思虑过度、情志不遂出现失眠,初起夜寐不安,进而夜不能眠,每因情绪不畅时加重。医院诊断为“焦虑症”,口服“黛力新”后可入睡,近期停药后症状加重。刻下:失眠,焦虑,情绪不稳定,干咳,胸闷善太息,脘腹胀满,嗳气,不思饮食,目赤,小便*,大便秘结,1-2日一行。舌质红,苔薄*腻,脉弦数。
既往史:否认慢性病史,否认外伤、输血史,否认药物、食物过敏史。
家族史:否认家族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。
体格检查:神志清晰,面色红润,心肺未闻及异常。
辅助检查:甲状腺功能、心电图及头部CT等理化检查均未见异常。
辨证:肝郁化火,心神受扰,脾胃失和,肺失宣降。
治法:疏肝解郁,清心安神,健脾和胃,宣降肺气。
处方:郁金10g香附10g川芎10g枳壳10g
陈皮10g白芍10g甘草6g酸枣仁15g
茯神10g知母10g栀子10g柏子仁15g
生麦芽30g炒谷芽30g鸡内金20g
14剂,水煎服,一日一剂,早晚餐后温服。
第一步四诊审证——打开病锁之钥
王某,男,35岁,已婚。年1月8日(戊戌年腊月初三、小寒节气)初诊。
望诊:神志清晰,形体适中,面色红润,目赤,舌质红,苔薄*腻。
闻诊:语言流利,应答自如,呼吸平稳,偶有干咳,呼吸及言谈时口中未感有异味。
问诊:2年前因思虑过度、情志不遂出现失眠,初起夜寐不安,进而夜不能眠,每因情绪不畅时加重。医院诊断为“焦虑症”,口服“黛力新”后可入睡,近1周停药后症状加重。刻下:失眠,焦虑,情绪不稳定,干咳,胸闷善太息,脘腹胀满,嗳气,不思饮食,小便*,大便秘结,1-2日一行。否认慢性病史,否认外伤、输血史,否认药物、食物过敏史。否认家族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。甲状腺功能、心电图及头部CT等理化检查均未见异常。
切诊:脉弦数。
第二步审证求因——寻求病门之枢
一、通过问诊可知患者胸闷善太息,脘腹胀满,不思饮食等症,均为中焦气滞的表现;通过望诊可见目赤,舌红苔*腻,是为火热之象。二、诊其脉为弦数脉。弦为肝脉,表示肝经脉气紧张,疏泄失常。数脉主热证。由此可推测病机为肝气郁滞,气郁化火。三、据患者回忆,两年前由于思虑过度,情志不遂而出现夜寐不安,进而夜不能眠而病失眠。因此,可判断病因为“内因——情志因素。”
第三步求因明机——探究疗病之径
患者两年前因思虑过度、情志不遂出现失眠,初起夜寐不安,进而夜不能眠。根据症状可辨病为中医学“不寐病”。肝为刚脏而主疏泄,其气象春木升发之性,喜条达而恶抑郁。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,疏泄功能失常,致气血循行不畅,各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平衡失调。《丹溪心法·六郁》中提出:“气血冲和,万病不生,一有怫郁,诸病生焉,故人生诸病,多生于郁。”肝为风木之脏,相火内寄,肝气怫郁,日久化火,循经上炎,上逆为患。肝为心之母,肝火扰乱心神,则心神不安,可见失眠、焦虑。如张景岳在《景岳全书·不寐》中说:“盖寐本乎阴,神其主也,神安则寐,神不安则不寐。”另外肝失疏泄,则脾土壅滞,中焦气滞,故大便秘结。据此可确定病机为:“肝郁气滞→肝火上炎→心神受扰”,其中肝郁气滞为本,肝火上炎、心神受扰为标。
第四步明机立法——确立治病之圭
通过分析病情可知其病机为:肝郁气滞→肝火上炎→心神受扰。遵循“气之亢于上者抑而降之,结于内者疏而散之”的原则,治疗时标本兼顾,补虚泻实,调整脏腑阴阳。由此可确立治法为:疏肝解郁,养心安神,理气和胃。
第五步立法组方——部署疗疾之阵
疏肝理气,参考《医学统旨》柴胡疏肝散。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,香附理气疏肝而止痛,川芎活血行气,陈皮、枳壳理气行滞,芍药、甘草养血柔肝,缓急止痛,甘草调和诸药。诸药相合,共奏疏肝行气、活血止痛之功。
养心安神,参考《金匮要略》酸枣仁汤。方中重用酸枣仁,以养血补肝,宁心安神。茯苓宁心安神,知母滋阴清热,川芎调畅气机,疏达肝气,甘草生用,和中缓急。
诸药相伍,一则养肝血以宁心神;一则清内热以除虚烦。共奏养血安神,清热除烦之功。
第六步组方用药——派遣攻守之兵
处方:郁金10g香附10g川芎10g枳壳10g
陈皮10g白芍10g甘草6g酸枣仁15g
茯神10g知母10g栀子10g柏子仁15g
生麦芽30g炒谷芽30g鸡内金20g
14剂,水煎服,一日一剂,早晚餐后温服。
本方为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加减而成,其中柴胡虽疏肝之功强,但其性升散,气机上逆者应慎用,故以郁金替代,郁金,《本草备要》:“行气解郁,泄血破瘀。凉心热,散肝郁。”故郁金既能疏肝又能清火,一药多用恰中病机;茯苓虽有健脾宁心之功,但其更转于利水,宁心之力不及茯神,故意茯神取而代之;加用生麦芽、炒谷芽、鸡内金三药味甘入脾,健脾助运,理气开胃,栀子清火除烦,柏子仁养心安神,《本草求真》:“柏子仁,专入心,辛甘平可以通窍而入心,宁神而定智。
年1月27日(戊戌年腊月二十七、大寒节气)复诊
服药2周后睡眠较前改善,可间断入睡。无干咳及嗳气胀满等症状。刻下:时有烦躁,焦虑,腹胀,纳谷乏馨,大便1-2日一行,小便可。舌白腻质淡红,脉弦数。
处方:郁金10g香附10g川芎10g枳壳10g
陈皮10g白芍10g甘草6g知母10g
生麦芽30g炒谷芽30g鸡内金20g莱菔子10g
竹茹10g垂盆草30g合欢皮10g百合10g
杏仁10g栀子15g
14剂,水煎服,一日一剂,早晚餐后温服。
患者肝气郁结伤及脾胃气机,胃气壅滞不降,故大便秘结,1-2日一行。脾胃气机失调,运化水液功能失调,水液储留成痰为饮,痰饮郁而化热,痰热上扰心神,故烦躁,焦虑不安。由此可明确病机为:“肝郁气滞→脾胃失和→痰热上扰→肺气不降。”由于肺主一身之气,肺气降则周身之气皆降。故相应治法应降气和胃,化痰清热。在前方基础上进行加减。莱菔子,入脾胃肺经,降气导滞。竹茹,入脾胃经,清热化痰。清代*宫绣认为:“竹茹,专入肺胃。清肺凉胃,解烦除呕”。垂盆草,入肝经,清热解*。合欢皮,安神解郁。百合,清心安神,滋阴润肺。叶天士有言:“百合甘平,平则气降。”杏仁,入肺与大肠经,降气润肠。诸药合用,痰热得清,气滞得疏,心神得安。患者睡眠显著改善,故去养心安神之药酸枣仁、柏子仁及茯神,患者仍感烦躁不安,加大栀子用量以清心除烦。
按:失眠病证的产生并不是单一脏腑单一因素致病的结果,往往多脏功能失调。在治疗时,要分清主要失调脏腑气机变化,再在此基础上,进行相关治疗,调节脏腑气机失调是治疗失眠症的重要方法。
长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