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8月12日18时36分,我国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医生走完了自己的一生,享年73岁。
华益慰医生从医50多年来,手术几千例,从没有出现过一起事故,是病人口口相传中的“在世华佗”。
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医生,在晚年却患上了自己与之打了一生交道的胃癌,并在病痛的折磨中溘然长逝。
弥留之际,华益慰医生留下四条嘱托,每一条都与中国未来的医学事业和病人相关。
那么,华益慰医生最后究竟交代了什么呢?
在世华佗
华益慰,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医药世家,父母经营了一家“医院”。
在家人的影响下,华益慰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悬壶济世的道路。
17岁那年,华益慰被南医院燕京大学医预系。
原本就掌握了不少医学知识的华益慰,开始正式、系统的学习医学。
在学校的时候,华益慰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——参军入伍,成为一名军医。
当成功应征入伍的消息传来后,华益慰激动地给父母写信说:“儿子已经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了!”
此后,华益慰便成为了一名身穿绿色军装的白衣战士。
从小家中悬挂的“医乃仁术”牌匾,南开中学”允公允能”的校训,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故事的熏陶,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华益慰的人生价值取向。
华益慰作为医院第一批8年制医学生,一毕业就被赋予了十分艰巨的任务——参与西藏医疗队援建。
对此,华益慰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,不过在第一批援建名单上并没有出现华益慰的名字。
他不死心,前前后后申请了不知多少次,终于获得了组织的批准,付出的代价是推迟已经事先定下的婚期。
可见,年纪轻轻的华益慰便已经具备非常高的思想觉悟,也真正明白了作为一名军人的荣誉与职责。
往后几十年行医路,华益慰也总是对工作、对病人抱以极大的热情和态度,不遗余力地为病人做好每一次诊断、治疗。
凭借着日益精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,华益慰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享誉军内外的知名肿瘤专家、医院的主任医师。
饶是如此,华益慰也没有丝毫的骄傲,在他心里,病人始终是第一位的,且所有病人一律平等,不管是干部还是平民,无论将军或者士兵。
年,一位叫做刘树河的石油工人被诊断出胃癌。
医院之后仍然没有治愈,经朋友介绍知道了在此领域颇负盛名的华益慰。
医院做完检查后,门诊医生表示必须马上手术,但此时的华益慰正在休假中。
刘树河的心立刻揪了起来:“这么一位大专家,真的会为我这样一个普通的工人放弃休假吗?”
让他没想到的是,华益慰医生了解情况医院。
华益慰医生走进病房,望着一脸惊讶的小伙子,微笑着对他说:“别担心,马上就给你做手术。”
就这样,刘树河的胃癌因为华益慰医生及时地挺身而出得到了治愈。
对刘树河的治疗,只不过是华益慰一生的缩影,他这辈子不知从死神的手里救回过多少条人命。
医院治疗胃肠道、乳腺、甲状腺相关疾病的病人,绝大多数都会点名找华益慰医生治疗。
而华益慰医生也从来不会让病人失望,56年来几千例手术,华益慰没有失约过任何一次,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失误。
为了给病人最及时的治疗,华益慰医生甚至没来得及见自己母亲最后一面。
年,华益慰的母亲病危,住进了医院。
老太太弥留之际想要再看一眼儿子,但是华益慰那天正好有一台约定好的手术。
在听说母亲马上就要不久于人世的情况下,华益慰克制住内心的悲痛,仍然坚持先给病人做好了手术。
然而等他急匆匆赶到母亲跟前时,老太太已经咽了气。
那一刻,华益慰狠狠地跪倒在母亲跟前,伏地痛哭。
在后面的岁月中,华益慰更是全心全意将所有的激情与力量贡献给了医疗事业。
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始终将病人放在第一位的“在世华佗”,没想到有一天也会被癌症找上门,而且是他最熟悉的胃癌。
罹患癌症
年,华益慰到了退休的年纪,不过考虑到华老的医术和精力,医院专家组,华老每年仍有台以上的手术要做。
然而从年5月开始,华老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,体格日渐削瘦。
与癌症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华老,自然也察觉到了危险的信号,只不过当时手术一台接着一台,足足拖了两个月他才有时间做检查。
7月25日早上,华老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了办公室。
在为病人准备手术时,华老悄悄地告诉身旁的护士长:“我昨天做了一个胃部造影,胃的蠕动很慢,情况不太好。”
“不会是皮革胃吧?”护士长一脸关切地问道,皮革胃是一种非常恶性的癌症。
华老没有反驳,仍旧一脸平静地回答说:“我也担心是这种情况。”
护士长闻言,顿时感觉心凉了半截,她最清楚不过华老的水平,如果华老也这样猜测,那说明他的身体已经到了一个很严重的地步。
护士长当场提议让华老回去休息,请其他医生代为操作手术,但华老仍旧坚持亲自操刀,以一贯高超的水准完成好手术后,才回家休息。
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,这是华老从医几十年来的最后一台手术。
次日,华老感觉身体已经快到极限,医院。
几天后,华老再次进行了检查,确诊胃癌晚期。
没想到对治疗胃癌最擅长的人,最终也会被它缠身,可惜的是华老纵使技术再高,也无法为自己操刀治疗。
不久后,华老进行了胃部全切除手术,暂时压制住了病情。
到了年1月6日,病魔再次袭来,华老因为不完全肠梗,不得不进行二次手术,他的气管被切开。
癌症暂时被压制,可相关并发症却接连找上门,华老仍然每日在病魔的肆虐中艰难存活。
而后,医院为他进行了第三次手术治疗,可情况仍旧不容客观。
当华老病危的消息传出后,一群又一群被华老救治过的病人,从天南海北赶到北京,想要看望一下华老。
他的病房外,每天都有不少挂着眼泪来回徘徊的群众,默默地